序 号 |
项目 名称 |
项目基本情况 |
2016年工作目标和进度计划 |
1 |
争金夺银 工程 |
以争金夺银为目标,进一步发挥我校运动员在我市体育代表团完成“争二保三”的总体目标的主力军的作用。
|
工作目标: 1、完善重点运动员训练计划,巩固和拓展夺金点。在切实抓好2015年冬训、2014年春训和赛前训练基础上,调整参赛队伍,根据2014年至2015年各项目的成绩,建立重点运动员训练档案。制订重点运动员训练个案,在体能、技术、临战心理等方面开展针对性、跟踪性、强化性训练。 2、采取外训、集训等有效实战训练形式,强化夺金技能。创造条件,组织部分项目外训,有选择地组织参加热身赛、对抗赛,提高运动队的实战能力。 3、加强教练员责任考绩,落实夺金任务。制定运动队领队责任制、重点运动员的文化课教师责任制,加强备战省运会的管理工作。建立备战省运会后勤工作责任制,提高后勤服务质量。 4、实施训科医一体化,提高运动训练恢复和训练质量。提倡科学训练,充分发挥体科所的技术优势,制定科研人员责任制,研究体能类项目科学训练监测方案,加大科学训练力度,保证运动水平最大限度的提高。 进度计划: 1-3月冬训阶段,完善重点运动员训练计划,巩固和拓展夺金点,实施训科医一体化,提高运动训练恢复质量。4-6月赛前准备阶段,采取外训、集训等有效实战训练形式,强化夺金技能。7-10月比赛阶段,加强各项保障措施,力争完成目标任务。 |
2 |
国字名片 打造工程 |
1、进一步打造“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”品牌 |
工作目标: 1、 以“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”为平台。以教练员训练计划为重点,建立定期检查制度,并将管理结果纳入年终考核,进一步推动管理工作常态化。 2、坚决贯彻执行青少年业余训练方针。选好苗子、打好基础、着眼未来、系统训练、积极提高。本年度计划向上级输送优秀苗子8-10人。 进度计划: 1、基地工作(附表)。 2、1月底和7月初分别组织招生;根据各项目的需要积极组织运动员到省队集训。 |
3 |
高职筹建 工程 |
|
|
4 |
竞训组合 建设工程 |
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推进多元化竞训组合体系建设。 围绕提高竞技能力,推进训练体制改革,同时在不影响省运会参赛的前提下,以前瞻性思路,在有关方面着手探索深化改革。
|
工作目标: 1、完善民间俱乐部式训练体制。做大做强温州体校心桥体操艺术俱乐部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竞技体育转型发展的新路子,发挥温州民营力量优势,在篮球项目上拓展公办体制外民间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发展渠道。 2、拓展教体结合的项目基地整合。利用温州体校的技术优势和竞训经验,将田径、球类、武术、射击等项目拓展到普通学校,采取外派教练、基地合作、训练整合等方法,打造一校一品牌的校外基地,将体校体制外运作纳入温州体校竞训组合之中。 3、建立重竞技训练中心。将柔道、跆拳道、拳击、摔跤、举重等项目组合为相对独立、集中的训练单位,形成统一规划、资源共享的训练体制。 4、推进市县两级体校的合作机制。利用县级体校的场地和生源,分项目确定合作计划,指派体校教练开展训练指导。 5、尝试筹建温州武术研教中心。根据温州悠久的武术传统和深厚的群众基础,迎合与适应“武术进校园“的趋势,以太极拳、校园武术项目等为重点,协调和引导教育系统武术团队,基层体校武校武术团队和民间武术团体,共同打造温州武术的高端研教中心,使武术走进校园、走进机关、走向社会。 进度计划: 1、上半年与相关民营企业联系筹建篮球俱乐部的事宜,年底力争达成意向。
2、下半年利用我校射击项目的技术优势,向十七中外派一名手枪教练。 3、上半年在现有体制下发文设立重竞技训练中心。 4、上半年对县级体校进行调研,下半年根据场地、生源及特点,针对重竞技项目分别确定合作计划,计划每半个月或一个月教练下基层指导或运动员集中我校训练。 5、1-5月以我校武术教练为主提出筹建温州武术研教中心的方案。6-10月由市体育局和教育局牵头,对筹建温州武术研教中心进行可行性调研。11-12月组建“学校武术教练联盟会”,以适应“武术进校园”的趋势。
|
5 |
教学质量 提升工程 |
|
|
6 |
校园文化 塑造工程 |
|
|
7 |
后勤服务 保障工程 |
|
|
8 |
专业队伍 建设工程 |
|
|
9 |
|
|
|
10 |
|
|